【2025 好萊塢宣傳新趨勢】:明星們為何越來越常選擇Podcast?

November 6, 2025

從前電影宣傳期意味著明星們必須在喧鬧的活動會場裡,面對一波又一波的記者,回答著大同小異的問題,現在電影宣傳多了越來越多的媒介,而Podcast就是其中之一的管道,根據 Variety的深度報導,好萊塢正經歷一場宣傳格局的重大轉變,而Podcast成為了這場媒體革命的新選項。

近年其實連 Variety 這樣的傳統媒體自己也在積極轉型,例如他們推出的「Actors on Actors」系列,便是邀請兩位演員互相訪問、深度對談,而這種形式其實已經非常接近Podcast的精神。這個節目在網路上引發極高的討論度,因為它常常創造出粉絲所言的「兩個世界融合」的奇妙時刻。那些可能從未同框的演員,因為這個節目而一起出現在螢幕前,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這也說明了,長篇、深度的對談形式,已經成為當代觀眾渴望的內容。

不只是觀眾喜歡,演員也樂見其成

這不是幾位明星的偶然選擇,而是整個產業的策略性轉向。Variety指出,這場向Podcast的遷移「代表著一次重大的媒體演變,以及一個針對電影公司迫切需要重新捕獲的觀眾群體的策略性轉向」。

"This migration to podcasts represents a significant media evolution and a strategic pivot toward demographics that studios desperately need to recapture"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是:李奧納多.狄卡皮歐 (Leonardo DiCaprio) 這位以迴避媒體聞名數十年的巨星,在9月底時上了 New Heights Podcast ,跟Kelce 兄弟一起聊他的新電影《一戰再戰》(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當最重視隱私的明星都開始選擇這個平台宣傳,這已經不是趨勢,而是新常態。而背後的原因,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宣傳跟創作的平衡點

布萊德.彼特 (Brad Pitt)曾經精準地道出了這種根本性的矛盾:「那整個宣傳體系就像另一個世界,你得去推銷自己的作品,而我從來無法理解與認同這件事。」

"There's this whole other entity that you get sucked into. You have to go and sell your wares. It's something I never made my peace with"

這段話點出了當代電影產業的一個現實:宣傳似乎已經被「預設」為電影製作流程的一部分。然而,對許多演員而言,這是一個充滿張力的要求。撇除商業利益不談,電影本質上是一種藝術表達,而這些表演者何嘗不是因為渴望創作與表演才投身這個行業?但宣傳卻成了他們必須承擔的義務,一個與創作本身截然不同的工作。

不可否認的是,也有演員將宣傳視為創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甚至很享受宣傳自己的作品。潔美.李.寇蒂斯 (Jamie Lee Curtis) 因其宣傳熱情而成為傳奇,許多人認為她積極的宣傳是《媽的多重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 贏得七座奧斯卡獎項 (包括她自己的最佳女配角獎) 的關鍵基礎之一,但 Jamie Lee Curtis 這樣的熱情在業界已經越來越罕見。

對於那些對傳統宣傳感到排斥,卻又無法完全逃避宣傳義務的演員來說,Podcast 提供了一個相對舒適的選擇。 在 Podcast 上,演員們可以在相對私密、舒適的環境中,與主持人進行較為自然的對話。如 Variety 所觀察的:「這些節目不是那種帶攻防意味的訪談,而更像一場對話。
它們不是要逼問、戳穿什麼,而是讓演員能夠展現更迷人的一面。」

"These aren't adversarial interviews designed to challenge or probe; they're largely collaborative exercises where celebrity guests are invited to be charming versions of themselves without significant pushback"

更重要的是,Podcast的長篇對談形式,讓演員有機會真正深入談論作品本身,那些他們傾注心血、用心雕琢的創作。相較於傳統媒體見面會中快速、表面的問答,這種形式更接近他們作為創作者想要分享的方式。

雖然 Podcast「很少能夠提供傳統媒體所追求維持的新聞嚴謹度」,但對於那些重視創作而非商業推銷的演員來說,這反而成為了吸引力所在——他們可以談論作品,而不必過度「推銷商品」。

"they rarely deliver the journalistic rigor that traditional media aspires to maintain"

此外,美國許多知名的Podcast節目,其核心聽眾正是年輕男性族群,而這正是近年來持續較少踏進電影院的觀眾群體。從商業角度來看,Podcast確實也成為電影公司重新接觸這些觀眾的有效管道。但對演員而言,更重要的或許是:他們終於找到了一個能夠在「宣傳義務」與「個人意願」之間取得平衡的空間。

宣傳策略終究因片制宜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轉向 Podcast 的趨勢並非適用於所有電影。以最近《魔法壞女巫:第二部》( Wicked: For Good ) 的宣傳為例,劇組採取的是非常公開、大張旗鼓的傳統宣傳模式,甚至還舉辦了結合電視台與串流平台大型現場表演活動。這提醒我們,宣傳策略的選擇往往取決於電影的預算規模、類型定位,以及目標觀眾群。

大製作的歌舞劇或商業片需要視覺震撼和集體狂歡的氛圍;藝術電影或獨立電影可能更適合深度對談的親密感。而無論是哪種形式,能夠聽到演員們坐下來,好好地分享那些他們傾注心血、用心雕琢的美好作品,本身就是一種享受。重要的不是平台,而是那份對創作的真誠和熱情能否被傳遞出來。

Podcast提供的是選項

回顧這個趨勢,我們看到的不是平台的轉移,而是影視產業在重新思考「宣傳」的意義。

對於像布萊德.彼特那樣從未能與「推銷作品」這件事和解的演員,Podcast提供了一個相對不那麼痛苦的選擇;對於像潔美.李.寇蒂斯那樣將宣傳視為創作延伸的演員,任何平台都是她們發光的舞台;而對於大多數介於兩者之間的創作者來說,Podcast或許是那個讓他們能夠在「完成義務」與「分享創作」之間找到平衡的空間。

正如《魔法壞女巫:第二部》 ( Wicked:For Good ) 的案例所示,宣傳策略終究沒有一體適用的答案。重要的是,在這個媒體形式多元化的時代,創作者有了更多選擇,他們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也最適合作品的方式,去與觀眾建立連結。

對於影迷而言,這或許意味著我們能在更輕鬆、更深入的對談中,聽到演員們真正想分享的東西,那些關於創作過程、關於角色理解、關於他們傾注心血的作品,不是機械式的宣傳話術,與粉絲的真誠對話。

Works Cited

“How Press-Shy Stars Are Finding Their Voice in Hollywood During the Podcast Era.” Variety, 28 Sept. 2025.

文章分類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