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聯中元 Party Time】用廣告重新定義鬼月文化

從恐怖到親切:全聯如何用廣告重新定義台灣的「鬼」文化
每年中元節,台灣的街頭巷尾總是瀰漫著一股特殊的氛圍。傳統上,這是個讓人既敬畏又忐忑的節日——燒香拜拜、準備豐盛供品,小心翼翼地迎接那些「看不見的好兄弟」。然而,全聯福利中心用廣告翻轉了我們對中元、對「鬼」這個概念的想像。
今年廣告的創意突破
2025年的全聯中元節廣告,以「中元觀光假期寶島行」為核心概念,一開場就打破了所有人的預期。這不是一支推銷普渡用品的商業廣告,而是一部邀請好兄弟來台灣觀光的宣傳片。
廣告中,原本稀疏平常的中元節習俗——燒金紙、買供品、豐盛的供桌、一家人一起準備祭拜、布袋戲、搶孤、拜拜——在全新的視角下變得生動有趣。最巧妙的是採用第一視角鏡頭,彷彿真的是天上飄的阿飄在俯瞰著人間的熱鬧,而畫面中的人們也不避諱地看著鏡頭,就像在和好兄弟打招呼一樣自然。
更絕妙的是,全聯找來饒舌歌手李英宏合作「全聯中元 Party Time」主題曲。音樂節拍輕快、歌詞幽默,搭配影片的台式美學,讓整支廣告既有親切感又極具洗腦效果。
核心分析:三大行銷亮點
認知翻轉:從恐怖存在到節慶貴賓
傳統文化中,「鬼」總是與恐怖、不祥劃上等號。人們避之唯恐不及,相關的影視作品也多以驚悚為主軸。但全聯的廣告徹底顛覆了這個刻板印象,將好兄弟重新包裝成「節慶的特別來賓」。
這種認知翻轉不是表面的包裝,而是深層的價值重構。廣告暗示我們:也許那些看不見的存在並不可怕,他們只是想參與人間的熱鬧,體驗台灣的美好。這種正向的重新詮釋,讓原本令人緊張的節日變得溫馨有趣。

傳統文化重新詮釋
全聯最聰明的地方,是將中元節重新定義為「好兄弟觀光假期」。在這個框架下,我們不再是膽顫心驚的祭拜者,而是熱情友善的在地主人。好兄弟們不是來索取什麼,而是來體驗台灣的人情味和生活美學。
這種文化重構創造了全新的互動模式。我們準備供品不是出於恐懼,而是出於好客;我們佈置環境不是為了安撫,而是為了歡迎。這種心態轉換,讓整個節慶體驗變得更加正面積極。

在地美學:台灣文化自信的展現
廣告中融入了大量台灣在地元素:嗩吶、三合院、機車文化、布袋戲等等。這些元素不是刻意的懷舊或獵奇,而是自然而然的生活展現。廣告用一種很酷、很時尚的方式呈現這些台灣特色,讓本土文化顯得既親切又有趣。

延續性經營的智慧
全聯的中元節廣告策略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多年的精心鋪陳。以「存好心、備好料、過好節」為核心理念,全聯每年中元節都致力於打破民眾對好兄弟兇狠可怕的刻板印象,透過持續的創意累積來重塑這個傳統節慶。
從早期的愛心款待與鬼的報恩故事開始,全聯就在嘗試建立人與鬼之間的正向關係。2016年,他們提出中元普渡是「做好事」的「好事月」概念;2017年更以「拜鬼做好事,扮鬼做好事」為主題,將中元節重新包裝為行善的機會。
2023年,全聯更是以革命性的視角重新詮釋「陰間」概念。他們將陰界視為另外一個平行世界,融合元宇宙的概念,創造出「全聯中元宇宙」。在這個數位空間中,消費者可以循著地圖認識並了解台灣的中元習俗,以及習俗中所傳承的歷史背景。

2024年,全聯與電影《鬼才之道》合作,發佈了嚇日最強檔系列小短片,透過三支搞笑影片——「酒精作祟了,目啾跨丟」、「鬼情路渣多了,小心鬼折腰」、「垃圾亂丟了,鬼會要你撿」,開始嘗試將中元節從傳統的「恐怖」氛圍中解放出來。
這些廣告最巧妙的地方在於,用搞笑的警世箴言來包裝鬼怪元素。其中凱薩琳懲罰劈腿男的情節讓人直呼「大快人心!」,或是黃衣魔神仔呼籲不要在山上亂丟垃圾,還有隧道三姊妹把酒駕司機嚇到不敢開車,都成功將鬼怪從令人畏懼的存在,轉化為替天行道的正義使者。

雖然鬼月談鬼是禁忌,全聯廣告卻反其道而行,大膽地將主題回歸到人們普遍遺忘的中元普渡真實意義『存好心,備好料,過好節』」。這種趣味設定和文化翻玩,讓普渡變成一種「台灣感性」,不是為了單次的話題炒作,而是希望透過持續的創意累積,逐步改變大眾對中元節的認知。
從商業角度來看,這種延續性經營也會為品牌帶來了複利效應。讓每年的中元節廣告都成為網路分享和值得媒體報導的有趣話題就能帶來相對高的曝光效益。
超越行銷的社會意義
全聯廣告用創意重新詮釋傳統節慶,讓年輕一代重新思考自己與傳統文化的關係。

這種做法對其他品牌也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這種廣告模式證明了一件事:商業廣告不一定只能推銷商品功能或價格優勢,也可以嘗試創造話題、改變認知。當廣告內容本身就具備娛樂價值時,消費者會更願意主動接觸和分享。
當然,這種策略也有其限制。不是每個品牌都適合做文化議題,也不是每次嘗試都會成功。但全聯的經驗至少顯示,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式,確實可以讓傳統節慶變得更有現代感,讓商業廣告承載更多的文化內容。
至於未來中元節會不會真的變成一個「有趣的節日」,還需要時間觀察。但可以確定的是,透過這些廣告的影響,至少有一部分的人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這個傳統節慶了。在全球化的時代,如何讓傳統文化保持活力並與現代生活結合,是所有文化行銷都必須面對的課題。全聯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本:不是僵硬地保存傳統,也不是全盤西化,而是用創意和幽默感為傳統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力。
而鬼月帶來的創意靈感,其實不只影響了廣告圈。近期Podcast界也掀起一陣鬼故事風潮,專門說詭講鬼的節目甚至衝上了Apple Podcast第12名,顯見大眾對鬼怪題材的關注度正在各個媒體平台上發酵。如果你也對這類靈異內容感興趣,不妨來聽聽我們製作的《詭哭郎嚎》,一起探索更多令人毛骨悚然又引人入勝的靈異故事!
